首页 百科知识文章正文

人主,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百科知识 2022年12月04日 21:48 69 以太坊价格

今天给大家聊到了人主,以及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相关的内容,在此希望可以让网友有所了解,最后记得收藏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人主是人的主人吗?

人主人主的意思是旧时指一国之主人主,帝王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

“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矣”是韩非子中的一句话人主,我们都知道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它们十分的实用,对人性的认识也是特别的深刻人主

比如这句话的意思,“作为一国之君的人如果没有威信,那么重担就会落在左右大臣的手上”

有些人可能会说,自己轻松了,事情又有人做,那有什么不好的?反正自己也处理不过来啊?那么我想问问那部分人,权臣是怎么来的?宦官专权是怎么来的?

人性这东西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已有的一些不正确的或者说不善的价值观的影响下!

咱们试着想象一下,人主你做到区长之后,想不想当市长或者省长?你被宫了做太监之后会不会有怨气在身?如果让你看到了权利的可得性,那么你会不会想办法取而代之?

这是人性,这是弱肉强食,这是我得比你强的价值观,这更是他们所认为的幸福来源!

我无意践踏人类的文明,可是不得不说人类确实有太多的丑恶,就像当今社会中,我们所说的那句:“你的痛苦就是我的快乐”一样,不仅让很多人恶心,也让正恶心的人践行着,这才是最大的恶心!

咱们言归正传,国君无能无德又无威信,那么大臣势必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也有了更多的交际与威严,长此以往,下面不知国君而只知权臣。人性欲望的膨胀之下,没几个人是忍得住权利的诱惑的,何况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并且可得性很高!

其实古往今来的历史上这类似的事情比比皆是。这可以说大多数是当政者德不配位的缘故造成的,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却没有掌控这一切的力量,因此不得不放出一部分权利给左右近臣。可是,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就没那么简单了。就比如我们吃惯了山珍海味的精致,然后让我们余生吃萝卜白菜一样,估计没几个人能忍下这样的突变的!

最终的结果就是兵戎相见,几乎每个朝代都有。有的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有的却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剿灭,甚至自己被推翻!

好了,话不多说,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你在什么位置就得有什么位置的能力,否则是很难安稳的!

当然作为非继承的位置,我们就需要先拥有目标位置的能力,然后奋起双脚去攀登。甚至很多时候需要多出这个位置所需要的成倍的能力才好,毕竟竞争激烈!

一个国家与一个公司的管理并没什么区别,要的只是能力的大小不同而已,逻辑架构并没什么出入!

就像老子先生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一样,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我们不是还有句俗话吗,叫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因此我们就得好好思考自己生活工作中的起起落落是因为什么了?

“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

1、“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出自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它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的意思是——作为一个君主,怎么做才能明辨是非,怎么做就会昏庸糊涂?

2、附原文:

上(唐太宗,下同)谓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上谓侍臣曰:“人言天子至尊,无所畏惮,联则不然。上畏皇天之监临,下惮群臣之瞻仰,兢兢业业,犹恐不合天意,未副人望。”魏征曰:“此诚致治之要,愿陛下慎终如始,则善矣。”

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多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世不忘,吾属之师也。”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译文:

唐太宗问魏征说:“作为一个君主,怎么做才能明辨是非,怎么做就会昏庸糊涂?”魏征回答说:“听取多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话,就要作出错误的判断

皇上对侍臣们说:“人们都说天子至高无上,无所畏惧,我可不是这样。对上,我害怕皇天监视我;对下,我担心群臣效仿我,总是非常小心地做事,还担心不符天意、不合民心。”魏征说:“这正是治理国家的关键啊,希望您能始终如一,那就好了。”

皇上(唐太宗)对陪立两旁的大臣说:“我读了《隋炀帝集》这部书,发现文章的辞藻深奥渊博,也知道是肯定尧、舜而否定桀、纣的,但是做起事来为什么又相反了呢?”大臣魏征答道:“百姓的君主虽然都是贤哲圣明,但也应当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谏,这样才能使有智慧的人贡献他的才能。勇敢的人竭尽他的全力。隋炀帝这个人,却是依仗他的地位,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所以尽管他嘴里说的是尧舜之美德,干的却是桀纣的行为。他没有自知之明,结果遭到覆亡的下场。”皇上听了,深有感触地说道:“前人的教训离我们不算远啊,应当引为借鉴。”

他问房玄龄、魏征等人:‘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回答说:‘天下大乱时,群雄四起, 攻城略地,战争激烈,创业的艰难是显而易见的。’魏征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说:‘君主 打天下,是在混乱中歼灭敌人,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因此创业并不太难;得到天下后, 容易骄傲自满、享乐腐化,国家的衰败由此开始。所以,自古以来的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 ,而失之于安逸。’太宗说:‘玄龄与朕共定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深知创业之难。魏 征与朕共定天下,深知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疏忽,故知守业之难。但创业的艰难时期已 过,眼下守业的困难,正是诸公必须谨慎对待的!’”

3、作者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宋仁宗时中进士,英宗时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施行变法,朝廷内外有许多人反对,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人主怎么说

人主怎么说?是什么意思呢?没有听明白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人煮哇?从

人主是什么意思

人主意思是旧时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

人主,汉语词汇,读音为rénzhǔ,旧时专指一国之主,即帝王。出自《战国策·赵策》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引证解释鲁迅《三闲集·流氓的变迁》孔墨都不满于现状,要加以改革,但那第一步,是在说动人主。

上面人下面主什么字 什么意思

读音为:jūn,是君字的异体字写法,读音和意思与君子完全相同,打不出来,如下图:

君拼音:jūn,注音:ㄐㄨㄣ,部首:口部,部外笔画:4画,总笔画:7画

五笔86:VTKD,五笔98:VTKF,仓颉:SKR,郑码:XMAJ

笔顺:フ一一ノ丨フ一

释义:

1.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敬辞。称对方:汪~。诸~。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君王[jūn wáng]

君主;帝王。

2.国君[guó jūn]

君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3.君主[jūn zhǔ]

君主国的国家元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皇帝、国王、女王等。其职位是终身的,而且大多数是世袭的。

4.君临[jūn lín]

原指君主统辖,后泛指统治或主宰:~天下。~一切。

5.灶君[zào jūn]

灶神。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人主和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人主

发表评论

铭坤租赁Copyright www.mingkunzulin.com Some Rights Reserved.2018-2023 备案号:京ICP备18051148号-1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