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节,填仓节读音
今天给各位分享填仓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填仓节读音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填仓节的风俗是什么?
- 2、填仓节是什么节日?
- 3、填仓节,是什么节日?
- 4、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 5、填仓节拜谁_填仓节是为了纪念谁?
- 6、填仓节,是什么意思?
填仓节的风俗是什么?
1、填仓仪式
大部分地区晚间点灯以祀仓神。凡是与饮食有关的地方均要置灯。俗称“点遍灯、烧遍香,家家粮食填满仓”。
2、祭奠仓官
人们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夜晚,点灯烧香供奉天仓官,并大声喊“天仓爷填仓来,粮食元宝填到咱家来”,“黑小子,赶车来,元宝粮食赶到俺家来”,意在祈祷丰收,希望生活富裕。
3、地画仓囤
寿阳在老天仓之日,要在地上画一个粮食囤,放置五谷,用石头压住,象征粮盈食满。民俗要在院内或场面打灰窖。用簸箕盛草木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地上撒出三环套或五环套圆圈,意为粮仓或者粮囤。
讲究的人家还要在灰窖旁边撒画出耙子、扫帚、甚至扇车等图案。小填仓日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圆圈中心放置少许夏粮;大填仓日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圆圈内则放秋粮。然后用砖石将粮食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
4、搬运填仓
在天仓之日,各县居民都要采用担煤、担土、担水等形式,寓意添仓,企盼丰年。民间有许多填仓活动,皆与饮食紧密相连。晋北地区习惯蒸莜面窝,取其形如粮囤。用荞面作丸,置莜面窝中空处,是谓填仓。晋东南地区用黍米面作团,置于粮仓。
5、打扫院落
祁县等县在天仓节这一天,要用笤帚打扫院落墙壁,扫除昆虫以防虫害,并烧纸焚香祭奠,以消灾除难,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
6、蒸制面食
介休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和顺、榆社蒸谷面团。
扩展资料:
填仓节的来历:
关于填仓节的由来,按照我国北方民间的传说,是这样来的:相传北方曾连续大旱三年。赤地千里,颗粒不收,可是,皇家不管人民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因此,连年饥荒,饿殍遍地,尤其在年关,穷人更是走投无路,冻饿而死的不计其数。
这时,给皇家看粮的仓宫守着大囤的粮食,看着父老兄弟们饿死,实在无法忍受,他毅然自作主张,打开皇仓,救济灾民,把皇家的粮食让人们抢运一空,救了一方灾民。但他向皇家不好交差,就在正月廿五日这天放火烧仓,连同他自己也烧死了。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无名氏仓宫,每到这一天,就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内外打囤填仓,以示对仓官的怀念。
填仓节是什么节日?
01
填仓节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填仓节又称天仓节、添仓节,有大小只分。小填仓在农历正月二十,大填仓则在正月二十五。
填仓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格来说,填仓节是旧历正月的最后一个节日。如果说“腊八”是春节的序幕,那么“填仓节”就是春节的尾声了。
填仓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宋代就有填仓节的记载了,不过那时的填仓,还有填饱肚腹的说法,传说该日吃饱喝足,一年都不会挨饿,如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正月二十五日,人家市牛羊豕肉,恣飨竟日,客至苦留,必尽而去,名曰填仓。”
填仓节还有籴米积薪,收贮煤炭,采购日用之需的说法。清朝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说:“京师之民不事耕凿,素少盖藏,日用之需,恒出市易。当此新正节过,仓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名其曰为填仓。”
当然,填仓节最常见的说法,还是祭祀仓神,以祈求当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
传说,填仓节是仓神的生日,旧时与粮食有关的店铺,如馒头铺、包子店等,还有各地的粮商米贩们,在这一天都要祭祀仓神,燃放鞭炮,上香摆贡,以求仓神保佑四季平安。
填仓节的由来?
传说有一年大旱,颗粒无收。百姓衣食无着,朝不保夕;然而朝廷却照常征粮征税,搞得饿殍遍野,民怨鼎沸。
看守皇家粮仓的仓官于心不忍,在正月二十五那天,毅然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在百姓将粮食运走后,仓官一把火烧毁了粮仓,自己也在熊熊烈火中随风而逝……
此后,每年到了这天,家家户户“打囤填仓”,用填满仓谷的方式来感谢那位舍命救民的无名仓官,同时也表达祈盼物阜民丰的愿望。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如今的填仓节。
另一说是纪念淳于衍,淳于衍是西汉时大臣,曾做过粮仓官,他为人正直,但是遭人陷害,被判死刑,投入狱中,后经女儿上诉而赦免,后人为了纪念他,把正月二十五日定为填仓节。
西汉名将战神韩信也与填仓节有关,据清韶公的《燕京旧俗志》记载:“相传仓神为西汉开国元勋韩信,俗称之曰韩王爷。”
仓神又称廒神、苍王、仓官,最早的仓神是天上的仓星,后来慢慢的被人格化,因韩信在历史上知名度比较高,他曾做过管粮的小官,功高盖世,却惨遭杀害,后人出于对他的悲惨遭遇的同情,而把他奉为仓神和粮行的祖师爷。
以前,许多地方都建有仓神庙,在北京朝阳门的兴平仓就建有仓神庙,现在北京的东岳庙仓神殿里,还供有韩信的神像。
第一种法传统民俗是这一天要吃饱喝足,这样一年都不会挨饿,会很顺心。实际是以酒食饱腹为填仓,北方主要吃饺子或合子,吃饺子为“填仓”,吃合子叫“盖仓”,以期新年收成好。
第二种法传统民俗是在这一天要蓄米积薪,收贮煤炭,把这叫做“填仓”。实际是提醒人们,居家过日子实属不易,要时时注意积攒过日子的必需之物,不要过了今天不顾明天。这正是中国人特有的勤俭节约的美德。
第三种传统民俗流传于农户,这一天把少许灰撒在场院的地上,画成粮囤的形状,在其中放少许谷物,象征围仓,同时,在谷物上压住石头,称为打囤,这是一种企盼丰收的仪式,叫做“填仓”。
填仓节讲究喜进厌出,这一天,囤里要添粮,缸里要添水,门口放些煤炭以镇宅,以便求得一年顺当富足。农民也忌在此日卖粮食,但是粮店却喜欢在这一天收购粮食,为的是讨个喜兆。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填仓日购米买面。
填仓节,是什么节日?
填仓节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扩展资料:
天津地区填仓节习俗:到了正月二十五的时候,也是正月的尾声了,但是还是有浓郁的年味儿,在这天老人们都会有“填仓,填仓,吃米饭,熬鱼汤”的说法,以图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在大年三十所帖的吊钱也会在填仓这天撕掉,并且把撕下的吊钱叠整齐后放在柜子里或压在床下保存一年(但是所帖的窗花、福字却不在收藏的范围,因为填仓节他们没有像“掉钱”那么好的兆头),这样也有钱满柜的意思。
正月二十五是什么日子
正月二十五是填仓节。填仓节,又名添仓节、天苍节,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据说,正月二十五这天是仓王爷的生日。填仓节主要分为小填仓、大填仓两个节日,小填仓为正月二十日,大填仓为正月二十五日。如今,不少地方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填仓节。
正月二十五是哪个节日
添仓,是指农家往仓房囤子里增添粮食。是当年要在原有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增加收成,多多增产,这就寄托了人们对于来年粮食丰收的良好愿望。添仓节,在各地的过节方法也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添仓节这天,象征性地往粮仓里添加粮食,有的地方则在添仓节这一天吃春饼、煎饼和饺子。
正月二十五这一天黎明,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或打谷场上,用筛过的炊灰,撤出一个个大小不等的粮囤形状,并在里面放一些五谷杂粮,象征五谷丰登。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关于这个节日,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节日时间有所不同,节俗也不一样。清人俞正燮《癸巳存麓》记载:“《拾遗记》曰,江东俗正月二十四日为天穿。……池阳以正月二十日为天穿日,以红缕系饼投屋上,谓之补天。”
填仓节拜谁_填仓节是为了纪念谁?
填仓节 是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每年这个节日来临的时候,国民都会特别热烈的庆祝,会进行祈福,祈求能够让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那么关于填仓节主要是拜谁,填仓节是为了纪念谁?
填仓节拜谁?
在宋代元老的著作东京梦华录中有关于填仓节的记载,讲述每年的正月二十五的时候,家人们会煮羊肉之类的,招待客人并且对于这个节日进行祭祀。还有一个传说是在西汉时期,曾有一个仓官,为了救自己的女儿,遭人陷害死亡了。
另一种传说是,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国北方遇到连年旱灾,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可是,皇家不管黎民百姓的死活。照样征收皇粮,弄得民间怨声载道。看守李家粮仓的仓官,目睹这一惨景;于心不忍,便毅然打开皇仓,救济灾民。他知道,这样做是触犯了王法,皇帝绝不会饶恕他。于是,他让百姓把粮食运走了以后,就一把火把皇仓烧了,连同自己也活活烧死。
仓官自焚的这一天正好是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后人为了纪念这名仓官,每年这天清晨,就用草木灰撒成圆圆的囤形的粮仓,有的还镶上花边、吉庆字样,并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丰登,来表达人们填满仓谷救仓官的深情厚意,也祈盼新年有好收成。时过境迁,填仓佳话也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提醒人们从这天起清仓扫囤,晾晒种子,整修农具,准备春耕。
随着事件的发展,人们已经没有那种吃饱喝足的烦恼了,生活也没有艰苦,所以很多人对于填仓节已经没有那么重视。很多人对于填仓节都是认为是一个仪式,而这种仪式也是逐渐的在消失当中。
小结:关于填仓节的传说有着各种不同,流传最广的故事就是关于苍官,救人民然后自焚的事件。所以每年的填仓节,很多地区都是去拜苍神,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为了纪念仓官,每年都会有人传说仓官的故事。
填仓节,是什么意思?
填仓节,为每年正月二十五,据说是仓王爷的生日,这是中国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填仓节”因“填”与“天”谐音亦称为“天仓节”,民间有老天仓与小天仓之分。农历正月二十为小天仓,正月二十五为老天仓,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有的说天仓节是祭星之日,有的说是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谓填仓,意思是填满谷仓。
农历正月二十五日为填仓。是日,粮商米贩,致祭仓神。农民用柴灰洒圆圈于地,内放各种作物种籽,用瓦盖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满仓。也有正月二十为小填仓的习俗。
按照民间传说,正月二十五填仓,是为了纪念一位好心的无名氏仓官。正月二十五,俗称填仓节,这是汉族民间一个象征新年五谷丰登的节日。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填仓节和填仓节读音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填仓节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