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文章正文

严信厚,严信厚有几个儿子

百科知识 2022年12月01日 03:57 46 以太坊价格

今天给各位分享严信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严信厚有几个儿子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严信厚从擦招牌的学徒,如何到叱咤商海的宁波商帮第一人?

严厚信能够从一个招牌严信厚的学徒严信厚,做到宁波商帮第一人严信厚,有两点原因。第一就是他本身有能力,敢于打拼,且懂得如何做生意严信厚;第二点就是外界原因,他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有贵人相扶,还有当时清朝民族企业兴起,做实业可以说是当时的“风口”。正是由于这两点原因,严厚信才能从一个学徒做到商业大亨。

严厚信年幼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读书也十分有天赋,但是在读了几年私塾后,严厚信突然不想读了。年少的严厚信意识到,科举并非是唯一的出路,而且为了科举而读书也不符合他的理念。于是他毅然决然的辍学了,辍学后去了宁波的一家钱庄当学徒。在宁波的那家钱庄没干多久,严厚信就被来到那家钱庄讨债的胡雪岩看中,胡雪岩就把严厚信带回信源银楼,让严厚信担任文书。在信源银楼,严厚信表现得十分出色,于是胡雪岩又把严厚信推荐给了李鸿章,李鸿章看到严厚信出色的能力,就把他收为幕僚。因为得到贵人的扶持,严厚信才能从一个学徒一步登天。

李鸿章安排严厚信担任一个盐务督销的职位,凭着这个职位,严厚信在十年间积累了大量财富,一下子就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完成了资本的积累后,严厚信开展了相当多的商业活动。首先他自己创办了一家钱庄,后来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成立时,严厚信还去担任了总经理。除了金融行业,严厚信还开办了通久源轧花厂,物华楼金店,筹设宁波通久源纱厂,同利麻袋厂,还筹设宁波通久源纱厂,并投资面粉厂、榨油厂和内河轮船等。可以说,严厚照所触及的行业相当广泛。这也可以说明,严厚照经商的能力是相当强的,假如他没有这个能力,也不会得到李鸿章赏识。

正是因为严厚信把握商机,顺应时势,敢于打拼,才能够在晚清那种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创办一大批近代企业,成为宁波商帮第一人。

宁波都出了哪些名人?

宁波出严信厚了很多名人严信厚,这里介绍几位。

钱春华(1911-1993)严信厚,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人。1938年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参谋,抗大一分校政治部秘书,抗大总校秘书股股长、秘书科科长,上干大队指导员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通化行政公署实业处处长,东北军政大学第1支队政治处副主任、第1大队政委,东北军政大学第3团副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南军政大学卫生部政委、政治部教育部部长,第四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副部长,汉口高级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1993年11月5日在成都逝世。

方铭(1921—1981),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人。1938年10月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江南义勇军排长,第3路1支队连长,新四军第1师2旅6团营长,旅部特务营长,苏中军区特务2团参谋长,苏中军区教导第2团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1团参谋长、第3团副团长、第1师副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1师参谋长,第三野战军20军58师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空军陆战第1旅副旅长,空军陆战第1师副师长,空军陆战师(空降兵师)师长,空军伞兵教导师师长,空军第15军副军长兼参谋长、第15军副军长,空降兵第15军副军长,空降兵第15军军长,武汉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兼空降兵第15军军长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空军少将军衔,1981年8月7日在武汉逝世。

李仲麟(1920-2000),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1938年7月入党,开国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曾在抗大、军委总参谋部爆破训练班学习。曾任八路军总参谋部爆破班班长,新四军游击支队爆破教官,新四军第6支队军工厂厂长,新四军第4师留守处副处长,新四军第4师军工部副部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华中军区军工部副部长兼第2总厂厂长、军械处处长,华东军区车工部副部长,华东军区后勤部军械处处长,第三野战军军械部部长,华东军区海军技术部副部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华东暨第三野战军军械部部长,华东军区军械部部长,炮兵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工程学院院长,华东工学院院长等职。

1964年4月晋升为少将军衔,2000年4月11日在南京逝世。

宁波人杰地灵, 历史 文化悠久,一直以来是人才济济,现在来说说其中几位。

屠呦呦,她经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来在中医古籍的启发下,终于获得了高效的青蒿提取物,并且抑制率达到100%。青蒿素号称“东方神药”,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更是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包玉刚,是公认的华人世界船王。早在1978年,包玉刚的海上王国便达到了顶峰,稳稳地坐上了世界十大船王的第一把交椅。美国的《财富》和《新闻周刊》,这两大杂志称她为“海上统治者”和“海上之王”。

邵逸夫,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荣誉主席,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创办人之一。他旗下的无线电视可以说是主导着香港的电视行业。邵逸夫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共建设了各类教育项目达6000多个,历年捐助 社会 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陈逸飞,著名油画家、导演。1965年毕业于上海市美术专科学校,1980年旅美后,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与创作。他在电影、服饰、环境设计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创造性成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艺术家。著名作品有 《人约黄昏》《理发师》《踱步》《占领总统府》等。现在,宁海前童古镇景点里还循环播放着《理发师》呢。

还有蒋介石、虞洽卿等等,你们心中的名人是哪些呢?

1、中国篆刻"太阴派"开山盟主严信厚:赵叔孺

4、新中国电影事业奠基人:袁牧之

席。

宁波,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涌现出了诺贝尔医药学奖和“共和国功勋”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屠呦呦,已经写过,再介绍几位从宁波土地上走出的名人,共同欣赏!

刘亚洲,1952年出生于宁波,1970年加入共产党,大学学历。中共中央委员,解放军上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政治委员。

包玉刚(1918—1991),华人世界船王。1972年,创设环球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任董事会主席。香港十大财团之一,被世界称为“海上的统治者”、“海上之王”。历任国际独立油船协会、亚洲船业有限公司、世界航运及投资公司主席等职。1976年,获英国女王授予爵士,获比利时国王、巴拿马总统、日本天皇授予勋章和奖章。

童第周(1902—1979),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 社会 活动家。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的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副院长。

谈家桢(1909—2008),国际遗传学家,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99年,当选为纽约科学院名誉终生院士。

黄宗羲、王阳明(绍兴人,但过去越州、明州很多地域现在有变动,著书立说基本是晚年都生活在宁波的余姚)、朱舜水、这些都是大家严信厚

周信芳(麒麟童)、冯骥才、余秋雨、沙孟海、潘天寿等在文学上艺术上造诣颇深;

柔石、殷夫不但是烈士,文学成就都是极高的,小时候读过的《白莽》至今记忆尤深;

屠呦呦,效实中学走出的优秀校友。

虞洽卿,上海滩上旧租界首个以中国人命名的道路;

蒋中正,不多说

包玉刚、李达三等宁波帮名人更是把小小甬城昭告天下。

其实宁波名人真的很多,还有很多,欢迎大家补充。

宁波的名人太多啦!

“知行合一”王阳明、“诺贝尔得主”屠呦呦、“电影巨子”邵逸夫、“世界船王”包玉刚、“现代郑和”董浩云、“小礼品大王”应行久、“手抄美国税法大全”张济民、“杰出侨领”王宽诚、“水泥大王”张敏钰……

这里说说我自己从小到大,享受过他们恩泽的2位名人,他们基本都是宁波帮人,和“宁波帮”比起来,马云也只能是小弟啦……

1、邵逸夫:看电影最多的影视巨子。(宁波学子心中都有一座“逸夫楼”,我年轻时经常去的地方)

1932年,为让无声电影“开口说话”,25岁的邵逸夫来到好莱坞,走遍各家影院,接连观看了几十部有声电影,领悟了其中的三昧。从此他每年都会看700多部电影,甚至1天看9部,哪怕是最差的电影,他都会看到底,并认真分析成败所在,为自己的电影提供借鉴。

但对于邵逸夫先生来说已经不是单纯的企业家了,他更是一名杰出的慈善家。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在中国内地持续捐资办学近50亿,建设各类项目六千多个,在捐资助学史上,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2、应行久:(我家孩子的小学就是应先生投资的小学)1947年应行久去美国创业,开始时在纽约开了家小礼品店,由于经营有方,仅一年就发展到3家店。1973年,他以惊人之举购下当时号称“世界最高的摩天楼”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顶层,开设幸运礼品公司。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他又独资在纽约购下丰泽楼,经营中国菜肴,将公司的经营领域由小品延伸到餐饮业。他创办的大中集团也因此跻身美国华人十大财团之一。1979年6月,应行久被推举为全美华侨总商会董事长,成为纽约华人 社会 声誉卓著的代表人物。

关于“宁波都出了哪些名人?”这个问题,我们翻看 历史 可以得知,下面请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宁波都有哪些 历史 名人。

一、宁波市简介:

宁波,简称“甬”,浙江省辖地级市、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

宁波是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鄮、句章三县,唐时称明州。唐长庆元年(821年),明州州治迁到三江口并筑内城,标志着宁波建城之始。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取“海定则波宁”之义改称宁波。

二、宁波市名人:

1.方孝孺

(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县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

2.沈一贯

沈一贯(1531年-1615年),字肩吾,号蛟门,别号大圆居士,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明朝大臣、诗人,著名诗人沈明臣从子。

3.张煌言

张煌言(1620年7月8日—1664年10月25日),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汉族,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

4.熊汝霖

熊汝霖(?-1648年),字雨殷,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同安知县,任内曾率兵渡海,在厦门击败荷兰殖民者。崇祯十四年,升任户部给事中。后降为福建按察司照磨。与孙嘉绩举兵浙江抗清,迎鲁王朱以海于绍兴。1645年,因军功擢升兵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1648年,为拥有重兵的郑彩所杀。

5.沈宸荃

沈宸荃(1615年-1652年),字友荪,号彤庵,浙江省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慈溪市)人,南明首辅大臣,抗清志士。清高宗感其忠义,谥之为忠节。

6.乐显扬

乐显扬(1630年—1688年),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为北京同仁堂创始人,曾任清皇宫太医院的吏目。明朝永乐年间,举家迁往北京,以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为生,在当时称为铃医。

7.李也亭

李也亭(1807年-1867年),名容,浙江镇海(今宁波市北仑区)人。清朝末年航运业巨商,曾一度垄断江浙沪的沙船业。旧上海和宁波商帮著名家族商业集团“小港李氏”的创始人。

8.严信厚

严信厚(1838年-1906年),原名严经邦,字筱舫,清末著名实业家、书画家,浙江慈溪费市(今属江北区)人。中国近代企业开拓者,“宁波商帮”的开路先锋。

9.叶澄衷

叶澄衷(1840年-1899年),原名叶成忠,浙江慈溪人,生于浙江省宁波府镇海县庄市,清末资本家,宁波商帮的先驱和领袖。

10.虞洽卿

虞洽卿(1867一1945),原名虞和德,浙江宁波镇海人,民国宁波帮商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利用中外合作办救济机构的机会,任上海难民救济协会会长,以救济难民为名,免税从西贡运大米到上海,大发国难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去重庆,组织二民贸易公司、三北运输公司,运输和囤积物资,牟取暴利。1945年在重庆病死。

11.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2.黄宗羲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浙江余姚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遗民。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之一黄尊素长子。

13.万斯大

万斯大(1633-1683),字充宗,别字褐夫,因患足疾而自号跛翁,浙江鄞县(今宁波)人。清初著名经学家。

14.万斯同

万斯同(1638年3月9日—1702年5月4日),字季野,号石园,门生私谥贞文先生,浙江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清初著名史学家。万泰第八子。

15.全祖望

全祖望(1705年1月29日 1755年8月9日),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清代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博学才俊。

16.姚燮

姚燮(1805年—1864年),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宁波府镇海县崇邱乡姚家斗(今属宁波市北仑区下邵乡)人,祖籍浙江诸暨。晚清文学家、画家。

17.梅调鼎

梅调鼎,字友竹,晚号赧翁,慈溪人(今江北区慈城镇)。道光十九年(1839)生,光绪三十二年(1906)去世。2006年是梅氏谢世一百周年,现特介绍梅氏的几则轶事,以纪念这位梅骨竹心品自高的宁波书法名家。

18.陈布雷

19.林汉达

林汉达(1900年2月17日-1972年7月26日),浙江镇海县龙场乡(今慈溪市龙山镇)人,著名教育家、文学家、 历史 学家。曾化名林涛。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

20.蒋介石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原名瑞元,学名志清、中正,字介石。浙江奉化人,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及军事人物,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21.蒋经国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1988年1月13日),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人,蒋介石之长子。1916年入奉化武山小学,1922年入上海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上海浦东中学。1988年1月13日在台北病故,享年78岁。

22. 胡宗南

胡宗南(1896年5月12日-1962年2月14日),字寿山,原名胡琴斋,祖籍浙江镇海(出生地今属宁波市北仑区),3岁时随父迁居浙西孝丰(今属安吉)。,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23.俞济时

俞济时(1904-1990),字良桢,浙江奉化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军校教导团第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团营长、团长,警卫第一旅旅长,警卫第一师师长等职。

24.柔石

柔石(1902年9月28日-1931年2月7日),男,本名赵平复,民国时期著名作家、翻译家、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员,左联五烈士之一。

25.殷夫

殷夫(1910年6月11日-1931年2月7日),男,原名徐白,谱名孝杰,小名徐柏庭,学名徐祖华,又名白莽,浙江象山人。读书时先后用过徐白、徐文雄(字之白)等学名,笔名有徐殷夫、白莽、文雄白、任夫、殷孚、沙菲、沙洛、洛夫、Lven等,中国共产党员,中国无产阶级的优秀诗人,左联五烈士之一。

26.唐弢

唐弢(1913年-1992年1月4日),原名唐端毅,曾用笔名风子、晦庵、韦长、仇如山、桑天等,1913年3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今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畈里塘村)。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家和文学史家,也是中国 社会 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27.沙孟海

沙孟海(1900年-1992年),原名文若,字孟海,号石荒、沙村、决明。鄞县沙村人,出生于浙江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二十世纪书坛泰斗。于语言文字、文史、考古、书法、篆刻等均深有研究。

28.潘天寿

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1971年9月5日),字大颐,自署阿寿、寿者。现代画家、教育家。浙江宁海人。

29.陈中伟

陈中伟(1929年1月1日—2004年3月23日),骨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30.蒋梦麟

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字兆贤,号孟邻,浙江余姚人,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

“中国奥运之父”——王正廷

浙江宁波奉化西坞人,

他曾出任中国第一任红十字会会长、

国际奥委会第一位中国委员。

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的 体育 事业领导人,

并两次率中国 体育 代表团出席第11、14届奥运会。因他对中国 体育 事业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奥运之父”。

同时他是远东 体育 协进会(亚运会前身)的发起人之一

最有名的蒋介石、王阳明、屠呦呦、包玉刚、邵逸夫……

严信厚是严子陵后代吗

严信厚确实是严子陵后代,根据严康楙家谱记载,严家在明末清初从余姚迁来,与东汉学士严子陵同宗,与近代宁波实业家严信厚是同族。

中国长寿三姐妹:分别活91、100、112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人人皆知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是中国最著名的姐妹花。但你可知比“宋氏三姐妹”晚出生十几年的“严氏三姐妹”呢?出身名门的严氏三姐妹,一位终身奉献于祖国的教育事业,两位任职联合国,都是十分了得的巾帼人物,而最令人惊奇的是三位姐妹都十分长寿。

出身名门的严氏三姐妹

提到严氏三姐妹,就不得不说到他们的先祖——浙商代表人物、“宁波商帮”鼻祖严信厚。严信厚早年因书画特长及机变实干的做事风格深受“红顶商人”胡雪岩的青睐,后又被胡雪岩推荐给晚清重臣李鸿章。

作为李鸿章的一名得力幕僚,1870年,李鸿章委任严信厚出任长芦盐务督办一职,严信厚充分发挥经商专长,在商场、官场风生水起,并买下源丰润票号,将总票号设于上海,分号则遍布南方诸省,最远至香港,与胡雪岩的阜康票号并称“南帮票号双雄”。

资本日渐雄厚的严信厚开办了许多纺织厂,是中国首位创办机器纺织工业的企业家。1897年,严信厚又成为国内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四大发起人之一,严信厚以其丰富的金融运作资历出任中国通商银行的总经理。

严信厚的成功得益于自己学贯中西的本领、经商实干的能力和书画方面的才华,因此,他要求子孙后代也严格秉承“读书治学”的家风,其子严子均不仅有其父遗风,也同样是书画高手。严子均育有5子5女,重视教育的他屡出重金聘请老师到家里教育子女,还鼓励子女多多接触西学。10个子女中,数严彩韵、严莲韵、严幼韵3个女孩子学习最好,有“严氏三姐妹”之誉。

善学明志的严氏三姐妹

出生在开明富裕的官商之家、自小就接受中西合璧的家庭教育,使得严氏三姐妹饱读诗书、气质斐然。后来,尽管她们随父亲事业的重心调整而不断往来于天津和上海之间生活、学习,却始终接受着当时最好的女子教育。

幼年时期,严彩韵、严莲韵都进入上海最好的小学读书,后来,6岁的严幼韵也被送入上海中西女塾接受西学教育。1914年,移居天津的严氏三姐妹一齐考入天津中西女中,那是天津最好的中学。

天津中西女中是一所融合了中西文化的教会学校,其学制比较特殊——采取“学分制”考察,如果学生成绩优异,积累的学分已经达到上一个年级的水平,那就可以以本人意愿升入上一个年级参加学习。

严彩韵勤奋好学,聪敏过人,曾接连跳级且在她15岁那年就从中西女中毕业,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读书。严莲韵在姐姐的影响下同样十分热爱学习,当时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的教育事业兴起,更重视物理、生物、化学及历史学科的建设和普及,故此,为了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文化,严莲韵就多读了一年中学。

1920年,从中学顺利毕业的严莲韵也考入了南京金陵女子大学。1925年,严幼韵考入沪江大学,后于1927年转入复旦大学商科。在那个年代,清华北大还不招收女学生,女学生如果想读大学,只能进入专门招收女学生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学。

而中国教育界的这种情况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有所改变,比如严幼韵后来由沪江大学转入复旦大学,就是因为国内的高等学府不再拒绝招收女学生,严幼韵便幸运地成为复旦大学有史以来第一届女大学生。

严彩韵和严莲韵先后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后,虽然惊讶于那里艰苦的学习、生活环境,却也能够积极适应并乐观对待。姐妹俩不仅读书成绩出色,而且还学会了游泳、跳舞和骑自行车,把生活过得多姿多彩,充实而又快乐。

而她们的小妹妹严幼韵,每天坐着自家轿车去复旦上学,非常引人注目。严幼韵学习很好、人又长得极为漂亮端庄,再加上每天衣着打扮时髦亮眼,同学们私下里称呼严幼韵为“复旦校花”。

生活各有波折,可三姐妹却都很长寿

姐姐严彩韵大学毕业后,自费去美国留学,对生物、化学比较热衷的她选择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求学,她的老师是营养学权威人物罗斯和谢尔曼。1923年,严彩韵顺利毕业,获化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在那里,她遇到了她的知己和伴侣吴宪,志趣相投的两人共同发起创立了中国的生物化学学科,并于1924年结为伉俪。

1960年,严彩韵开始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食品保藏部工作。1959年,严的丈夫吴宪去世了。自从丈夫早逝之后,严彩韵自知过度悲伤无济于事,继而选择继承丈夫的遗志,积极投身于营养学的教育和研究中,以卓越的科研贡献被收录于《美国科学名人录》中。可能是由于本身就专门从事营养学的研究,严彩韵将身体状态保持得非常不错,2016年去世时91岁。

严莲韵大学毕业后则投身于祖国的教育事业,先后在安徽乡下女子中学、天津中西女中执教。但她的身体状况一直都不太好,一生中经历了7次大手术、卧床疗养长达18年之久。

病痛的折磨不算什么,最让她难过的是丈夫和大儿子都先于她早早离开了人世。悲伤归悲伤,毕竟她心胸开阔、头脑开明,严莲韵积极地调整自我,靠着良好的心态一直鼓励、支撑着自己,2003年去世时100岁。

严幼韵从复旦大学毕业后,结识了著名外交官杨光,二人恩爱非常,婚后育有3个女儿。1938年,担任中华民国驻马尼拉领事的杨光惨遭敌军杀害,年轻的严幼韵在那动乱的战争年代只能挺起脊梁,靠手工劳作勉励支撑着整个家庭、抚养3个幼子,在马尼拉顽强地生活了3年。

1945年,严幼韵赴美,后进入联合国工作,担任外交官。2017年5月24日在纽约的家中离世,享年112岁。

曾经严幼韵经历了动荡的战争时期,早年丧夫、晚年病痛皆没有影响她乐观豁达的心态,她曾透露自己的长寿秘诀:不纠结于往事,永远朝前看,什么事情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也许严氏三姐妹天生继承了家族良好的健康基因,但纵观她们的生平,她们长寿的主要还是源于良好的教育带来的良好心态,而且对自己毕生的事业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

写到这里,本文关于严信厚和严信厚有几个儿子的介绍到此为止了,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如果你还想更加了解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严信厚

发表评论

铭坤租赁Copyright www.mingkunzulin.com Some Rights Reserved.2018-2023 备案号:京ICP备18051148号-1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网络,为个人学习、研究、欣赏使用。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